
东田

清晨,骑驴人从海边走过

海风椰影里的拉姆岛

美丽的dhow

尽管伊斯兰女儿从头到脚都把自己包的严严实实,不过鲜艳的披巾却显示了女人爱美的天性

男人的白色镂花帽子

毛驴是拉姆岛上唯一的交通工具,小毛驴们经常托着重物在街上走

我们的午餐准备好了,烤鱼、沙拉和大饼

我在Ilngwesi Lodge 入住的度假屋

我们的夜宵,烤螃蟹
文/图 东田
拉姆是个位于非洲肯尼亚东北部印度洋上的热带岛屿,曾被驴友称为世界上最美的地方,也早早地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大名鼎鼎的比尔盖茨为了更好地欣赏拉姆的日出日落,就在拉姆小岛对面的非洲大陆买了土地,盖了别墅。当地非洲人管拉姆小岛叫paradise(天堂)。
游侠档案
自由撰稿人,享受在路上的生活,那些怦然心动的瞬间。这次去拉姆岛,岛上那种遗世独立宁静淡泊的气质,让人深深喜爱。
推荐
理由
对许多人来说, LAMU(拉姆)都是遥远而未知的,谜一样的小岛更成为了一种诱惑。它被称为“蒙面的非洲”,岛上有着浓郁的伊斯兰风情,拉姆古城也是最能代表肯尼亚乃至整个东非历史的地方,是斯瓦西里文化的发源地。它又有驴岛之称,有着最美的落日和热带岛屿风情。
A
拉姆岛在哪里?
它是郑和登陆东非的小岛
从内罗毕乘坐小飞机到拉姆岛要近2个小时,在最后的几分钟航程里,蔚蓝色的海湾、绿色的丛林与白色的建筑群在我们的脚下编织成一幅清丽无比的图画,无论蓝、绿、白都是那样一种透彻的、纯净的、闪闪发光的颜色,美得让人晕眩。
从小小的拉姆机场出来,我们乘着阿拉伯人流传下来的单桅三角帆船(当地人称作dhow)前往拉姆岛,Kijani酒店前来接我们的伊斯兰小伙阿卜杜拉笑着告诉我们:600年前郑和下西洋来到肯尼亚,第一个登陆的地方就是拉姆小岛。现在的拉姆博物馆里还陈列着自几个世纪以来中国古瓷、纺织品、交椅,甚至手动面条机。当地渔民多次从拉姆附近的海域打捞上来完好的古瓷器和陶罐,有些上面刻有汉字,有些印有龙的图案,表明这些东西必定来自中国。据说当时很多中国水手由于船舶损坏不得不在这里定居,现在拉姆岛对面的一个帕泰小岛上就有一个叫上海村的村落,村子里面大部分保留着中国人的血统。拉姆岛是拉姆群岛中人口最密集的一个岛,目前有1.7万人,99%是***,之所以人口在此集中,是因为只有拉姆岛才能打出没有咸味的地下水。
踏入拉姆岛的那一刻我不禁怀疑,这里是东非吗?林立的白色墙壁围出的一条条细细窄窄的小巷,身着一身黑袍把自己包裹得一丝不苟的女人,头戴伊斯兰帽子的男人,身边来来往往的驮着袋子的驴子,海边静静泊着的沧桑而色彩浓重的dhow木船。拉姆完全是一个中世纪伊斯兰世界,难怪拉姆古城2001年被收入世界文化遗产。
B
拉姆岛有什么历史?
它有曾经绚烂的历史
拉姆岛大约20多平方公里,海岸线12英里长。公元9世纪起阿拉伯人开始在此定居,作为肯尼亚最古老的居住城镇,这里的历史就如同它那中世纪石头城里弯弯曲曲的小巷一般神秘迷人。
拉姆古镇约建于公元12世纪,由当地班图人和外来的商人合力打造,商人有的来自阿拉伯半岛,有的来自波斯湾和远东地区。这个新兴城镇担负起内陆和海运的中间人角色,对外输出象牙、木材,对内运进衣服、陶瓷、香料等工业制品,很快地在13世纪时于东非海岸的独立城邦中蹿起。1506年,葡萄牙入侵拉姆,拿下海运的主导权;17世纪,阿曼的回教君主协助拉姆抵抗葡萄牙政权,终在1698年获得独立,成立共和政权,由Yumbe长老议会统治,开启拉姆的黄金时期。在这段黄金时期,象牙、犀牛角、河马獠牙、鱼翅等贸易格外热络,拉姆经济日益富裕,兴建了许多拉姆式的回教型建筑。建筑采用珊瑚石和红树林的建材,不但不怕潮湿的气候,吸收水汽之后,反倒变得更坚固,而能留存至今。
现在的拉姆古镇的规模则是在18世纪打下,迄今没有更动过。从13世纪到20世纪初,拉姆一直是一个繁荣的港口城市,也是东非海岸的斯瓦西里和阿拉伯艺术中心,至高无上的知识中心。直到1907年奴隶制取消以后,这个岛的经济受到很大的冲击,才渐渐沉寂下来。
C
拉姆岛的特色是什么?
小岛也是驴岛
尽管阿拉伯人、葡萄牙人、英国人和中国人很早就来过这里,但是给他们影响最深的还是阿拉伯人和葡萄牙人。岛上保留着很多葡萄牙式的建筑,当然影响最深的还是阿拉伯人的伊斯兰教,阿拉伯商人在岛上不仅给岛上带来了***文明,也把毛驴带到了岛上。现在的拉姆以“驴岛”闻名于世,这个岛上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驴子。只有17000个居民的小岛居然驴子就有6000头。岛上每户人家都有几头驴子,驴子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因为岛上货物运输基本靠驴,除了驴子就是靠人力拉的平板车。人们用驴子运货、载重,骑着驴子穿越迷宫般的小巷。因此驴子在此享受着很高的地位,在此好吃的广东人可千万不要说“天上龙肉、地下驴肉,老板,上一盘驴肉”,因为后果会很严重。



返回顶部
